整理整理头发,看一看摄像头,不到5秒钟,“滴!支付成功。”今年以来,“刷脸支付”在我市各大超市、便利店逐渐兴起,市民在购物付款时不用打开手机二维码,只需看一眼支付设备,就能轻松完成付款。不过,“刷脸支付”带来便捷的同时,其风险问题也引发不少市民的关注和热议。
“不用掏手机,‘刷脸’就可以完成支付。”12月9日,市区万达广场某零食商店内,大学生陈宇华正用自助结账机准备结账,屏幕上除了、支付宝二维码付款等选项外,还有一个“刷脸”选项。“只用对着屏幕上方的摄像头看一眼,然后输入绑定的号码就可以完成支付。”陈宇华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台“刷脸支付”设备是类似一块iPad大小的显示屏,上面标注了“刷脸支付”。消费者在屏幕上点击开启“刷脸支付”,将脸部对准摄像头,摄像头采集到消费者面部信息后即可完成支付,消费金额直接从消费者支付宝账户或者绑定的银行卡中扣除。
记者走访发现,在我市,除了大型超市、连锁品牌服装店外,不少中小商户也安装了“刷脸支付”设备。“这台设备是支付宝提供的,上个月刚安上。”市区羌江南路某服装品牌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安装设备的价格从初的六七百元降到了现在的两三百元,“刷脸支付”设备推销人员还承诺,如果支付达到一定额度,还有“现金返还”奖励。
另外,除了支付宝和,我市多家银行机构也建立起了人脸数据库,开发刷脸创新应用,让客户可以刷脸取款、刷脸消费等等,体验到新的刷脸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刷脸技术还应用在银行内部管理的多个方面,“员工ATM清机加钞、进出办公场所、登录业务操作系统等。通过刷脸,替代过去繁琐的用户名、密码输入,以及门禁卡、钥匙等实物,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和便捷性。”我市某国有大型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刷脸支付”其基本原理是将终端硬件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看信息是否一致,然后解锁完成人脸支付。整个过程仅需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支付,免去了因为手机没电或者没有手机信号而带来的无法扫码支付的麻烦。